九月十八日,一个令所有国人沉痛的日子,一块历史永远也无法抹平的伤痕,也正是在这一天,伴随着防空警报的拉响,育桢书院本学年第一堂主题讨论课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堂永没有下课铃声的课,这是一堂让人终生难忘的课。 寓教于乐 学以致用 本次讨论课的主题是 “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本场特邀职业规划专家董老师光临书院, 对同学们的主题讨论进行指导。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可谓高潮迭起、精彩频出,专家与同学们的互动氛围非常活跃,本场讨论再次诠释了“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同学们在笑声中学到了对自己人生非常有意义的东西。 也许是积累了一个暑假的能量终于可以有所释放,主持人十分激动的在热点解读中将“海上阅兵”误读作“上海阅兵”,但也正是如此,讨论课从一开始便奠定了轻松、活跃的气氛,尽管课题意义重大,但严肃中不失活泼,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积水三千里”的幻灯片正式拉开了讨论的序幕。 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在提出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择业、分科的问题之后,专家给出大家一个实例,一个身价为300至400万的40岁的男士在辗转多次后终究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大家针对例子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关键点也具体到了创业问题。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主人公漂泊的经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有野心、有追求、有理想、适应能力强的体现;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这是毫无规划人生、不坚持、不执着、不专一、没有恒心、定位不明的体现。在同学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专家提出:主人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漂泊的经历是毫无规划的,是漫无目的的。而人生要有方向,没有规划的人生是会被规划的。在此同时,董老师又进一步向同学们阐述了人生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其中,两个英文的区别更是独到而精辟。Impossible(不可能)与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从字面看,就差一点,而这一点却导致了意思的天壤之别。这一点就是人生与职业规划。而我们学习规划,就是因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去学习,也比为无知付出的代价小很多。正如航行者一样,如果他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那他哪里也去不了。 也许谈到这里你还是不明白何谓规划?其实规划是用来解决问题,追求更高效率的一种手段。也许你会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为什么还要作计划?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锻炼规划的水平和技巧。也许你会问何谓职业?职业是人与社会发生交换的方式。不在于换什么和拿什么换,而在于怎么换,所以,人一定要对人生有规划。所谓“航行者被梦想所牵引,最终能走出去很远很远,穿过风暴,渡过激流,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漂泊者抛弃梦想,则被梦想所诅咒,一辈子漂泊在海上。” 人生规划 越早越好 如何规划,在本堂课总结出就是两句:“解决问题要触及本质,而主观判断不可以太多。”职业规划更是要越早越好,越早越收益。 逆境最能锻炼人,逆境充满困难。难道是你在被困难算计后才醒过神来去想吗?你应该在事前便规划好,事前计划,事后总结,才能把事情做好。 时间一分一秒的飞逝,两个小时的时光弹指一挥。专家精彩的评述博得了阵阵掌声,而同学们听完后,也对自己的职业做出了一个初步的规划,本有些内向的同学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育桢书院,锻炼你,让你在鼓励与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