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荣誉

当前位置: 菁菁校园 > 文化一中 > 荣誉墙 > 学生荣誉 > 正文

2014年春节赴德国学习交流体会(一)德国行记

时间:2014-03-05来源:大学区办选发 访问量:
      德
 
作者: 20161)班   石凌霄
 
 
一、文化——体会交流与碰撞
 
   初到德国,第一站便是位于多特蒙德的朔儿兄妹综合学校了。在多蒙的几天是寄宿在德国学生的家中的,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出行,不由得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处感受颇深。
接待我的学生是一名18岁的女生,她同所有德国女学生一样,画着精致却不张扬的妆,凃着精心挑选的指甲油,穿着时尚,不同的是她有着一双银灰色的眼睛,头发棕色微卷,一同前往的同学说她长得有点像暮光之城的女主角。我们在那些天聊了许多,关于学校、生活等等,不可否认的是里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或许是因为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长达千年,中国人那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内敛、稳重而又柔和的气质是无论走到哪里也无法磨灭的。我们没有学生化妆,我们不习惯在课堂上随意的吃喝,我们上学必须要穿校服,我们一丝不苟的遵守着校规校纪,我们有我们的文化与追求。
但是,不论你是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又或是高度赞扬西方的教育体系,每个人都必须承认的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与意识形态之下,我们都在中华民族那浓郁的历史气息的滋润下成长着,在沉淀千年的民族精神的影响下不断地成长着。
              
 
二、教堂——信仰的遗留地
 
来到欧洲,随处可见的教堂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所有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不论是外表朴素但又不失庄严的小教堂,还是城市里庄严宏伟以哥特风格为主的大教堂,都是值得一游的。
走进教堂,人们无一例外的会被色彩鲜艳华丽精致的玻璃吸引,上面既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生机与神奇,又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又神秘鲜活的圣经故事。教堂内装饰着或华丽或朴素的十字架,墙上的壁龛里盛放着烛台与一些雕像,正上方的穹顶有着精美的壁画与浮雕,直上天际。
教堂,在一部分国人的眼中,或许是迷信的产物。但是,没有信仰的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执着与追求何尝不是一种迷信。没有信仰让人无所畏惧,为了私欲而更加的无所顾忌,缺乏对于自我的约束,如果是这样,选择一个信仰或许更好。
无论这里是否有神明,它都象征着对信念的坚守。
无论信与不信或者如何选择,周日的午后,一群衣着小礼服,戴着帽子的老奶奶走出教堂时,她们的脸上带着宁静而温暖的微笑。
 
           三、新天鹅堡——末代国王的悲哀
 
新天鹅堡背靠一面清澈透明的湖水,鸟瞰四周缓缓起伏的树林,幽静的自然景色与新天鹅堡梦境般的外貌相互辉映,美轮美奂令无数游客所陶醉。白色的城堡透露出圣洁之感,内里的装饰更象征着巴伐利亚时期最高的艺术水准,正如末代国王路德维希对艺术那般狂热而又高洁的痴迷与热爱。
有人说,路德维希如果不当国王,那他一定会成为一名才华横溢同时会有杰出贡献的建筑师,这一点从他亲自设计指挥建造新天鹅堡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可是造化弄人,身后背负着的国家与人民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利,他的命运,从来都不是他自己可以主宰的。这让我忆起了李煜,一名优秀的词人,却不是一位优秀的皇帝。
纵使时间的流驶洗涤掉了旧迹,封建王朝类似的悲剧却永远不会在人们心中淡去。生于帝王之家,拥有无上权力的背后却是连自己的选择不了的命运,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王曾经说过,他不希望有任何的陌生人进入城堡。倘若国王还在世,不知当他看到这么多的游人时,会作何感想呢?
 
 
 
 
因为是冬天,所以照片上的新天鹅堡略显凄凉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