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写在文学社成立之时
西安一中文学社终于正式成立了。为什么要用“终于”呢?因为多年以前在我创办校报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但是成立文学社不是简单的招几个人,开个会的事情。众所周知,纯文学的东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空间越来越小。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说一个报道:去年年底两本文学杂志遭遇尴尬。《报告文学》被媒体披露“出卖版面”,《译文》在出完2008年第6期(11月号)后停刊。《报告文学》是全国报告文学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译文》在热爱生活、读书、时尚,有思想的读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这两本杂志的命运皆由同一个原因造成——读者群消失,市场不景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搞文学可以说是没有前途的,校园文学的生存与发展始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何况你们还有繁重的高考任务在等着你们完成,开创校园文学,成立文学社就显得“不务正业”“有碍学习”,怕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支持?可是我一直在想: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风潮涤荡着我们的时代的今天,在人类打着科技的旗号无限制地膨胀私欲的今天,在人类的文明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对自然对伦理的肆意践踏的今天,在人类对自身的灵魂的关心和拷问越来越少的今天,在我们享受的物质幸福越来越多而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的今天……是不是文学该站起来的时候了。我们通过各种报告和报道知道现代社会人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我是学教育心理学的,因此我一直在探究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日益浮躁、彷徨呢?拯救灵魂,为人类建造一个精神家园;拯救人性,为人类保持一份真善之美,这就是文学的使命。一中人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扛起文学的旗帜,喊出时代的最强音来。大家也看到了我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四月设为我校的读书月,并于3月31日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首届读书节启动仪式。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中文学社孕育而生。
祝贺每位社员同学,你们不仅是西安一中文学社的一名社员,你们更是西安一中校园文学的拓荒者。
文学是寂寞的,从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到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到后来的诗仙诗圣李白杜甫,再到徐志摩海子;从孔子编《春秋》,到司马迁写《史记》,到曹雪芹执笔《红楼梦》……文学始终就是寂寞的,文学家也始终是寂寞的。
然而,文学又是不死的。屈原沉下了,而《离骚》成了经典;李白沉下了,而“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成了无数文人傲骨的精神支柱。徐志摩融进了蓝天,而留给后人离愁绝唱的《再别康桥》;海子融进了大地,却留给后人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世界……
当然,我们是新生的,是朝气蓬勃的,是生机盎然的。我们健康幸福地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
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读书”仿佛都成了一个奢侈的愿望,何况更为艰辛的文学创作呢?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忽视了阅读所能带来的乐趣,又如何才能使人重新发现文学之美?
今天,我们很高兴看到,在座的各位社员,就是这么一个一个崇高且执着的文学卫道者。在这里,我们没有奥赛赛场,没有冠军奖杯,没有高考加分,没有鲜花掌声。耐不住寂寞的人是不适合搞文学的。不过我们也有我们的成就和喜悦,那种寂寞的静静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比如,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交流诗一般的生活,于是,生活便真的就烙上了诗那样的美;我们用脉动与心跳将那些含泪带血的文字堆砌出我们自己的刊物,于是,我们的生活和文字再也难解难分;我们用文学的心拉起文学同道好友的手一同去听花开花落一同去聊云卷云舒,于是,我们的生活就会如天马行空般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生活上获得一个无限的精神领空。套用陶渊明诗中的一句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将会因为文学的存在,而变得更宽广,变得更厚重,变得更多彩。身为文学社创立的推动者,我从小喜欢文学,可是高考让我很早就断了这个念头,因此我的文学素养不高,谈不上指导,甚至连给予的帮助都将会是寥寥,我想更多的是陪伴吧。衷心祝贺你们,也衷心地欢迎你们。在文学的道路上,我又多了三十多个同行者。